会议专题

”肝肾同源”理论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肝肾同源”是中医”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数千年来一直指导中医的辨证与治疗.为了更好的使中医的传统理论为现代临床所用,我们应用肝肾同源理论指导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一定疗效并进行实验研究,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一、”肝肾同源”的理论渊源 ”肝肾同源”的医学基础根源于<内经>哲学思想渊源于<易经>,临床实践丰富于汉唐金元,理论体系形成于明代,实验研究发展于现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吴昆注曰:髓生肝,即肾生肝.”水生木也”.肾为肝之”母”,肝为肾之”子”,”肾”是通过”髓”生养”肝”而体现”母子”联系的.”脑为髓之海”,肾生肝的生理功能受到脑髓的调控.不但肝肾生理联系如此,而且病理影响亦然.<灵枢·本神论>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故有”恐伤肾”之说. 二、滋补肝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三、滋补肝肾法的实验研究

肝肾同源理论 肝病 藏象学说 滋补肝肾法

张俊富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肝胆科,3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天津

中文

25-30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