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昆明山海棠颗粒抗豚鼠光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昆明山海棠(CTHH)颗粒对豚鼠光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PACD)抑制的作用. 方法:以10%6-甲基香豆素为光敏剂涂于豚鼠背部皮肤,通过长波紫外线(UVA)的照射进行诱导和激发,建立起豚鼠的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PACD)动物模型.实验分5组:CTHH组、氢化可的松组、羟基氯喹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通过灌胃给药,于激发当日开始的24 h、48 h进行豚鼠背部皮肤红斑反应评价,并对真皮内浸润的单一核细胞进行计数来判断各组药物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豚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干扰素-γ(INF-γ)的量,以阐明复方昆明山海棠颗粒剂的免疫药理作用. 结果:复方昆明山海棠颗粒及阳性药物组(氢化可的松和羟基氯喹)能明显改善豚鼠背部皮肤红斑、水肿等炎症反应,其皮肤红斑反应指数、真皮局部浸润的单一核细胞程度均小于模型组(P<0.01);其各组豚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清干扰素-γ(INF-γ)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CTHH颗粒剂和羟基氯喹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者均不及氢化可的松(P<0.01). 结论:复方昆明山海棠对光变态反应具有显著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减少VEGF的分泌,抑制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γ(INF-γ)的表达,从而减少光变态反应中炎症细胞的浸润,减轻变态反应.
昆明山海棠 光变态反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干扰素-γ 触性皮炎
舒虹 何黎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650031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53-157
2006-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