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气相色谱法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

现代色谱法始于20世纪初.1901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M.S.Tswett)首先尝试并成功应用了色谱分离技术,在1903年提出”色谱”一词,1906年正式命名为色谱法.但当时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且Tswett仅用俄文发表了他的论文,因此当时此方法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R.Kuhn把该方法用于天然产物类胡萝卜素的分离,色谱法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以广泛应用. 气相色谱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气相色谱法可以应用于分析气体试样、易挥发或可以转化为易挥发的液体和固体.一般来说,只要沸点在500℃以下,热稳定性良好的物质,原则上都可以用气相色谱分析.目前气相色谱可分析的有机物约占全部有机物的15%~20%,并且都是目前应用很广的一部分.而农药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本文介绍气相色谱法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

农药分析 气相色谱法 色谱分离 有效成分

栗刚 赵广义 王德岭 罗娜

山东德士嘉农化科技咨询中心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农药交流会

南京

中文

277-286

2006-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