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内容分析法重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认识的理论模型
当前中医药学科发展进程缓慢,一方面中医对外交流与推广的现代化进程、国际化进程举步惟艰,一方面中医学行业内的发展速度也较慢、发展模式偏向于”个人式”、”小作坊式”,不同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努力似乎很难形成一致的合力,原因出在哪里?将中医学与当前科学体系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后,本研究认为其中的症结之一可能是中医药本体科学性的现代诠释存在不足,尚缺乏相对统一的共同行业语言、行业规范,中医药学科理论认识与临床实践尚未能构建起统一的符合学科自身特点的自主运行”系统”. 中医强调疗效是生命力所在,那么中医赖以取得疗效的辨治理论是否清晰明确呢?辨病、辨证、辨症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行业共识,具体内涵如何?初步调研后认为,目前中医领域对此问题仍处于探讨之中,既往已有专家学者对辨病、辨证等的内涵及其关系问题进行了多角度阐述,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见解,然而此方面专门的研究实践基本属于空白.本文研究应用内容分析法重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认识的理论模型。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治 循证医学 内容分析法 临床疗效
杨小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510120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专题研讨会
广州
中文
220-227
2006-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