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扬长避短、西为中用、突显中医药治疗慢肾衰的疗效与优势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属于中医”水肿”、”关格”的范畴,临床辨证应立足于肺脾肾,肺脾肾三脏与水肿之发病,是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诚如<景岳全书.肿胀>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本病病因脾肾衰败是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并见、最终寒热夹杂,阴阳两虚的基本病机,治疗重点是以脾肾为主,基本处方重用苍术和陈皮;首乌、兔丝子;北芪、白术;赤芍、丹参;金钱草、车前子.辨证加减用药如大黄、土茯苓、萆薢、薏苡仁、茯苓、白茅根、瞿麦、桑白皮、葶苈子、姜半夏、竹茹、白芍等.既要遵循中医理论体系来配伍组方,又要根据现代医学对CRF的认识,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来筛选中药,真正做到在中、西医理论融会贯通基础上,掌握利用中医、西医各自的长处而避其短处与毒副作用,达到西为中用,突显中医优势.应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长处和较少毒副作用的优点.某些方剂加减配伍中药,能”促进”提高肾功能,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消除血尿.这些是中药治疗的强项,填补西药治疗上的空白,应发扬光大.西药的降血压、降尿蛋白、降血钾,纠正贫血疗效良好,中药逊于西药,应借助西药长处以补中药的不足;在治疗CRF时出现的消化道症状(恶心、腹胀、便秘、腹泻)、水肿,降低高血磷,抑制甲旁亢,中药、西药均有疗效,可部分地运用中药”替代”,减少西药的毒副反应,这样既发扬中药的优点,又可避免西药的毒副作用所造成CRF的恶化与增恶因素. 一、针对西药治疗CRF优势的用药思路 二、针对中药治疗CRF优势的用药思路

中医药 肾衰 肾脏病

陈家旭

国内会议

第四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

天津

中文

32-36

2006-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