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经络电渗传输现象研究

目的:经络及针灸在中国传统医学一直扮演着理论核心的角色.二千年前,”黄帝内经”已详述了一些客观的事实,在生理解剖及显像科技发达的今日,却无法清楚地叙述经络的生理特性,使得经络理论依旧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本研究将从力学的观点,尝试将经络生理与气血运行的非线性交互作用作一具体的机制描绘.方法:人体经络线中,胆经与胃经是在小腿段较深层骨间膜的腓侧和胫侧,沿着经络线的微血管,它们呈现节段性的分布,由于微血管密集处与穴位点的位置呈现高度的吻合,故将其作为研究的主题.本研究透过数值模式,求解不具压缩性的定常牛顿流体电渗流运动的方程组此外,亦考虑毛细管于血管壁所扮演的角色,以尝试解释复杂的经络生理现象.结果:藉由引入合理的边界条件与生理参数,由研究的结果得知于经络在线的流速与文献中所述的小分子循经迁移速度相符.当改变血管壁的渗透系数与动脉端的血压时,于经络在线活动的组织液,其速度将对应地改变,这符合针刺穴道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此外,透过本文所提出的电渗流经络模式,可解释沿经络线的电波与电流传导,这有助于了解电针治疗的功能.结论:数值模拟之结果与现代医学之生理系数及中医理论中之气血概念、临床实践之结果相符,并顺利地解释经络之电传现象.

经络 穴道 电渗流 数值模拟 气血循环模型

黄金龙 许文翰

国立台湾大学工程科学及海洋工程学系

国内会议

第三届国际中医药工程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53-62

2006-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