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暴雨型滑坡災害形成機理及臨界指標試驗研究

针对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的需要,以江西爲研究区域,建立了八个滑坡灾害监测点,通过监测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大气降水对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滑坡土体应力及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大气降水、地下水位和滑坡稳定性的模拟,分析了各监测要素与大气降水的关系,初步确定了江西省八个代表点促使滑坡复活的临界降水量指标.主要结论是:地下水位与大气降水爲正相关,地下水位波动一般滞後於降雨过程0.5~1天,某日降雨量对地下水的影响最长的有15天,最短的爲3~4天.入渗系数最大値出在降水强度和累积雨量最大的时段内.包气带孔隙水压力随着降雨过程有起伏波动,但在3~8月份总体呈下降趋势.大气降水和滑坡土体应力有很好的一致性.滑坡稳定系数与降水量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当降水量增大时,滑坡稳定系数减小,且略滞後於降水量的峰値.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地下水位升高,滑坡稳定系数直线下降.经计算,得到了8个试验点促使滑坡复活的临界指标是24小时降水量60~203mm,値域的变化与滑坡体的土壤结构、力学性质、植被覆盖程度和降水强度的时空分布等因素有关.

暴雨 滑坡灾害 边坡稳定性 防灾措施

魏麗 陳雙溪 邊小庚

江西省氣象臺,南昌,330046 江西省氣象局,南昌,330046 江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南昌,330029

国内会议

第五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

云南东川

中文

366-377

200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