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動力療法用新光源之開發
根据统计资料,在台湾有嚼食槟榔习惯的人口超过二百万人,而嚼食槟榔是造成口腔产生癌前病灶(premalignant lesion)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高风险性因子.为了评估使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病变的成效,本研究特别针对光动力疗法用药物(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开发完成一种体积小而光强度极高之LED光源,并比较该LED光源与商业上传统光动力治疗专用雷射光源之治疗效果.将此两者实际应用於人工培养之Ca9-22人类牙龈上皮细胞(gingival carcinoma cells)以及DMBA诱发之仓鼠颊囊袋上皮样本,进行LED-ALA光动力治疗,结果发现两者具有相等的效果.此外,我们还采用局部ALA给药系统和LED光源对实际上患有口腔病灶的几个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此法对於如口腔之黏膜癌前病变(mucosal dysplasia)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等癌前病灶具有相当好的效力.而藉由使用LED光源可以将光源小型化,除了可以得到良好的疗效,LED光源还具有低成本、高可靠度、以及容易携带等优点,也使得光动力疗法用於口腔病变治疗更安全、方便且容易.
光动力治疗 癌前病变 原位癌 口腔
蔡瑞章 江俊斌 陳信銘 黄勝邦 王君偉 李明一 許毅芝 陳進庭 蔡翠敏
台灣大學醫學院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 台北醫學大學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223-231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