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选择窗内筛选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突变体靶位变异位点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浓度、不同化学结构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突变选择窗(MSW)内筛选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突变体的靶位耐约基因的影响.方法 应用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突变选择窗内(2MIC-MPC浓度的平板上)接种约1010菌量的ATCC25922筛选第一步耐约突变体;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ATCC25922和耐药突变体的MIC;应用PCR以及DNA测序方法确定ATCC25922和耐药突变体耐药决定簇QRDRs的gyrA、parC的突变位点和相应的氨基酸变化.结果 ATCC25922在MSW中共筛选53株第一步耐药突变体,所有的第一步突变体均为gyrA位点突变,无parC位点突变,其中有79%(42株)为Ser-83→Leu位点突变,19%(10株)为Asp-87→Asn,2%(1株)为Gly81→Cys位点突变,83位和87位为大肠埃希菌的常见突变位点.氟喹诺酮对Ser-83→Leu突变体的MIC较Gly81→Cys突变体的MIC高2~8倍,较Asp-87→Asn突变体的MIC高1~2倍,Ser-83→Leu突变对细菌的敏感性影响最大,提示Ser-83→Leu是所有的突变位点中对耐药影响最重要的位点.结论 氟喹诺酮对大肠埃希菌的主要靶位是GyrA,83位和87位突变为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突变位点.
大肠埃希菌 氟喹诺酮 gyrA parC 靶位耐药基因
梁蓓蓓 王睿 柴栋
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药学研究室,北京,100853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338-342
2006-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