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种新型铜配合物与单、双链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和电化学研究

合成了一种含有2,2”-联吡啶和对甲基苯甲酸配体的铜配合物”Cu(LL′2)(L=2,2”-联吡啶,L′=对甲基苯甲酸)”,采用荧光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其与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的相互作用.在光谱实验中,dsDNA的存在能导致Cu(LL′2)水溶液在330 nm处荧光光谱的显著增强,而加入ssDNA则会引起Cu(LL′2)荧光猝灭;在电化学实验中,Cu(LL′2)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对应于中心铜原子的氧化还原,加入dsDNA和ssDNA能导致配合物峰电流和峰电位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和正移.上述结果表明Cu(LL′2)与ssDNA和dsDNA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以亚甲基蓝(MB)为光谱探针,考察了Cu(LL′2)与MB对dsDNA或ss-DNA的竞争作用,并推测Cu(LL′2)与dsDNA或ssDNA可能分别通过嵌插作用和配位作用方式结合.

铜配合物 DNA 电化学 荧光光谱

汪庆祥 焦奎 孙伟 袁显龙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国内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南昌

中文

975-976

2006-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