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中医药防治肝脏疾病研究至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历程,而近2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肝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更以其硕果纷呈而为医学界所称道,肝病领域已成为中西医结合开展得最好的领域之一.基础研究中,尤以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药效学结论及其作用机制(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脂肪变性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逐渐互融并渗透于中医与西医肝病临床之中,使肝病研究者与广大患者深受其益.经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中西医治疗肝病的证治规律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疗效的科学定位也逐渐明朗,从而显示了它的独特优势.与此同时,我们仍然感到许多理论困惑,如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二者能否互融(如不能互融则结合无从谈起)?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临床疗效的不确定性、经验的难以重复、无证可辨的尴尬、实验研究结论与临床研究的脱节及方法学存在的实际问题(中西医治疗方法的取舍、先后、主次),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与研究.现将个人对几个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列陈于后,以求正于同道.

中西医结合 肝病 中医临床

尹常健 王伟芹 吴成胜 姜桂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50011

国内会议

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天津

中文

385-387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