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豫西公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豫西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位于熊耳山东南缘祁雨沟金矿田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内.矿石矿物的δ34S值变化于-1.7‰~2.2‰之间,与陨石硫接近,反映为深源.成矿Ⅰ阶段流体的δD值为-68‰~-86‰,δ18OH2O为+3.5‰~+4.5‰,Ⅱ阶段流体的δD值为-67‰~-84‰,δ18OH2O为-3.7‰~+2.6‰,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有两个来源,Ⅰ阶段以深源水为主,Ⅱ阶段有大量大气降水混入.He、Ar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了公峪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但同时有地幔流体成分,推断金矿床成矿作用与地幔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与祁雨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的对比研究,认为他们应属于同一成矿系统,均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可能为同源、同期、不同构造空间的演化产物.

矿床成因 矿床特征 金矿床 豫西公峪地区

李永峰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河南,郑州,450052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南昌

中文

27-30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