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探索人体经穴的解剖学构成和针灸疗法的机制.方法在男、女图像数据集的基础上,通过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构建了人体全身筋膜结缔组织的网状结构支架,与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的刺激部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筋膜所处的解剖学部位可分为5类:1、真皮的网状层和乳头层致密结缔组织;2、皮下疏松结缔组织;3、肌间隔疏松结缔组织;4、神经血管束疏松结缔组织5、内脏器官门及被膜疏松结缔组织.将构建的筋膜与中医针灸的刺激部位进行比较,数字人研究结果显示中医针灸治疗的的解剖学基础是分布于全身的筋膜结缔组织,.结合前人对针灸机理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机械刺激通过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和自身免疫调节治疗各类疾病的理论基础.结论由结缔组织筋膜构成的人体监控系统是针灸疗法的解剖学基础,针灸治疗的机理是通过神经反射、神经内分泌和自身免疫调节治疗各种疾病.
数字解剖 针灸机制 结缔组织 筋膜学 人体经穴 针灸疗法
原林 王春雷 王军 黄泳 王升旭 贺振泉 姚大卫
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针灸学教研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广州,510515 香港中文大学解剖学系,香港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07-114
2006-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