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肥大细胞功能与针刺镇痛效应的关系

观察穴位肥大细胞与针刺作用效应之间的关系.采用SD大鼠尾部痛阈作为效应指标,在体观察了各组别大鼠在30min行针过程中的甩尾潜伏期,发现了手针大鼠足三里穴的具有显著性的镇痛作用,效果明显优于针刺旁开对照点;而在色甘酸钠屏蔽穴位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功能后,这种镇痛作用被明显地削弱.同时,通过穴位组织切片染色,离体对照了穴位与旁开点肥大细胞数量,以及针刺前后穴位处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变化,验证了大鼠足三里穴位处的肥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旁开对照点的观点,并发现针刺后穴位处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现象显著提高;而注射色甘酸钠可以明显减少该脱颗粒现象.研究表明穴位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在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脱颗粒参与了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

肥大细胞 色甘酸钠 脱颗粒率 针刺镇痛

丁光宏 张迪 沈雪勇 姚伟 张志英 章毓清 林俊 顾全保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200032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上海,200433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所,上海,200031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上海国际针灸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167-172

2006-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