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台湾北部雷达降雨估计之探讨

本文针对台湾北部地区雨滴谱仪各观测站在2004年6月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光学式雨滴谱仪(2DVD)观测站包括了中大站和安坑站;撞击式雨滴谱仪(JWD)的观测站包括了中大站、南港站、石门站和霞云站。雨滴粒径分布在各观测站上的分析结果发现:安坑站和南港站小雨滴(D<1 mm)有偏少的观测量。台风期间降雨率小于60 mm/h时,中值体积直径D0值大于2.5 mm的事件出现机会较少,推测和强对流以及强风易使雨滴容易破碎有关。另外,台风期间石门站和霞云站有较多的降雨量,分析指出是由较多而较小的雨滴所贡献的。雷达估计降水分析显示:艾利台风(2004/8/23-2004/8/26)期间,雷达回波和JWD式雨滴谱仪回波的比较上,中大和石门站的雷达回波约有4 dBZ的低估值;石门和霞云站则有6 dBZ的低估。另外,修正雷达低估值再利用雨滴谱仪所反演的Z-R关系式来估计降会提高雷达估计降水的准确性。

降雨估计 雷达回波 雨滴粒径分布 中值体积直径

林沛练 陈台琦 廖宇庆 许玉金 纪博廷 张伟裕

国内会议

2006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26-235

2006-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