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陆相断陷盆地低电阻率油层的地质成因

根据济阳坳陷内68个油田中168个含低电阻率油层区块的资料,研究了济阳坳陷陆相储层低电阻率油层的微观形成机理和宏观地质成因,研究表明:引起油层视电阻率降低的微观因素主要有①储层含高矿化度的地层水,②储层所含粘土的附加导电,③储层微孔隙发育;为了验证具一定导电矿物的骨架是否导电,测量了干岩样的电阻率,实验说明导电矿物不能独立形成完整导电网络,表现不出其极强的导电能力,因此对储层的电阻影响极小.研究认为: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与沉积体系、成岩作用、构造断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干旱蒸发浅湖相的咸水环境、位于沟通深部大断层附近的储层是高矿化度地层水型低电阻率油层的有利分布区带,在盆地的边缘1000米以上的储层中,发育粘土附加导电型为主的低电阻率油层,在晚成岩期发育微孔隙发育型的低电阻率油层.

陆相断陷盆地 低电阻率油层 微观机理 地质成因

运华云 赵铭海 朱家俊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俄测井国际学术交流会

海南三亚

中文

63-69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