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pH控制下绿色木霉(T.viride)流加发酵纤维素酶

当前能源短缺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纤维素的分解利用可以产生还原糖进而被发酵成乙醇作为生物燃料,纤维素酶可以迅速水解纤维素,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绿色木霉(T.viride)摇瓶发酵试验之后,在5L和30L罐中进行液体培养,对菌体产酶进行了研究.在采用微晶纤维素为C源的情况下,通过摇瓶试验,发现发酵过程中pH值的降低与菌体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进而影响了酶活力的提高.pH的降低一方面影响了胞外纤维素酶的活力,限制纤维素的水解,进而限制了菌体的生长,另一方面也对菌体表达各酶组分起到一定的调解作用.由于葡萄糖对菌体生长存在阻遏作用,因此必须在发酵过程中控制葡萄糖浓度,使之即满足菌体生长需要又不发生阻遏作用.通过5L罐pH值控制和流加葡萄糖的试验,提高菌体浓度,维持菌体产酶,调解酶组分的表达,提高了综合酶活力.最后在30L罐中进行放大发酵试验,在流加葡萄糖和控制pH的情况下,各组分酶活力进一步提高.摇瓶发酵FPA酶活为7.5U/mL,5L罐为45.0U/mL,30L罐为55.0U/mL.可见通过pH流加和葡萄糖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使还原糖满足了菌体生长需要,促进了菌体产酶,使综合酶活力FPA在30L罐提高到55.0U/mL。

纤维素酶 pH控制 绿色木霉 发酵

耿冰 郭美锦 张嗣良 储炬 庄英萍 王永宏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发酵工程学术研讨会

江苏无锡

中文

417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