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骨丢失与地面骨质疏松症
人的部分骨骼为承重骨,以对抗正常的活动期间例如走、跳跃时地球重力所产生的负荷.由于重力在骨形成中的作用,因此骨骼系统对重力的变化非常敏感.人类载人航天实践证明失重对骨骼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它可以引起骨密度减小、骨质脱钙、骨组织结构改变、骨力学性能降低.在空间飞行阶段这些变化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从而使航天员再入重力场时发生重力适应性障碍,甚至引起骨折. 在空间中,骨骼不再需要对抗重力的作用,其所产生的机械应变减少,应变力的缺失导致的成骨细胞增值减慢和活性降低.由于细胞成骨功能降低,而同时破骨活性升高,直接导致了骨形成的减少.这是空间骨丢失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样,在地球上当骨骼系统处于脱负荷状态时,例如长期卧床也会产生骨质的丢失. 本质上,空间骨丢失是对空间微重力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 骨丢失并不只是航天医学的关注焦点,在美国至少有一千万人遭受骨质疏松症的困扰,全世界的患者更是不计其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破坏,脆性增加,使之容易发生股骨颈、椎体和腕部骨折的全身性骨疾患.骨质疏松症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引起骨丢失所致,老年性骨质疏松是因为增龄引起机体性激素的紊乱.二者皆导致成骨细胞功能的抑制和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使骨重建紊乱,骨破坏增强,产生骨质疏松. 对绝经和衰老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仍有许多问题尚未阐明.特别是女性患者.二者可能有本质的不同.也可能是同一病程的两个阶段.与骨质疏松症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增龄、性别、种族、绝经、家族遗传因素、生活习性、体型等等. 研究者希望空间骨丢失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在地球上骨质疏松症机理的阐明和治疗.
空间骨丢失 骨质疏松症 明失重 骨密度 航天医学
李莹辉 张晓铀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北京,100094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4-28
2006-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