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支气管诱导痰液中炎细胞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其缓解期支气管诱导痰液中炎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经临床确诊的儿童哮喘患儿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7.1岁.入院前3天均无静脉或口服激素史.于哮喘急性发作期及其缓解期分别用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法留取支气管诱导痰液并检测其细胞成分.正常对照组22人,男14人,女8人,平均年龄7.0岁,既往无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史,无哮喘病史及家族史,1个月内无呼吸道感染史;支气管诱导痰液的采集及检测同研究组. 结果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支气管诱导痰液中中性粒细胞占总数的百分比较缓解期、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均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支气管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占总数的百分比热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均P<0.01,而巨噬细胞占总数的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各组间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不同发病时期气道内的炎细胞变化不同.讨论Fahy等多位学者研究证明急重症哮喘发作其支气管诱导痰中以中性粒细胞占主导地位,而缓解期则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一致.有文献报道支气管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数目增多,提示激素效果较好.所以通过支气管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数值可以发现早期哮喘.另外儿童哮喘多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提示应当充分注意呼吸道感染在儿童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支气管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不多,而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的患儿,尤应注意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儿童 哮喘 支气管诱导痰液 炎细胞变化 临床诊断
叶丽红 尚云晓 韩晓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盛京医院)儿科,110004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58-160
2006-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