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性肾衰竭血液净化治疗的合适时机和剂量

急性肾衰竭(ARF)是临床常见危重病,发病率在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达1%~5%,在重症监护病房达20%~30%,死亡率一直高居在50%左右.血液净化疗法是ARF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较好地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氮质等毒素的潴留,避免由于急性左心衰、严重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引起的死亡,而且为原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赢得时机和创造条件.但血液净化本身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临床选择和实施应权衡利弊,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又不出现严重副作用.血液净化包括一组原理、方法不同的技术,其疗效和副作用也不同,临床应用时应该针对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方法;临床上很多时候,对同一病人,由于病情的变化,必须及时调整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包括改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本文将血液净化方法简单地分为三种,腹膜透析、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和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CRRT).本文内容包括: 一、血液净化治疗的指征 ARF时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和可能达到的疗效包括: 1、维持体液、电解质、酸碱和溶质平衡; 2、防止或治疗可引起肾脏进一步损害的因素,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如纠正急性左心衰而维持肾脏良好的血流灌注; 二、血液净化模式的选择 三、透析的剂量

急性肾衰竭 血液净化 透析 发病率

丁小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56-58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