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介入肺脏病学在呼吸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

相对于”介入心脏病学”来说,人们对”介入肺脏病学”的概念要陌生很多,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于”介人心脏病学”,”介入肺脏病学”无论是起步,还是发展和普及的速度,均滞后于”介入心脏病学”.追溯其历史,真正将呼吸系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来加以定义和研究,也不过10年时间.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逐渐有学者在文章中开始使用”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一词.在1999年,由两位美国学者John F Beamis,Jr和Praveen N.Mathur主编的<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一书,正式由McGraw-Hill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并在世界各地发行.应该说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和普及各种呼吸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介入肺脏病学”这一名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遗憾的是,在这本书中并未就”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一词给出具体的定义.2001年,美国著名的临床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邀请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医学中心的Danel H.Sterman等撰文,就”介入肺脏病学”的概念、相关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评价等进行了介绍.在文中,作者将”介入肺脏病学”定义为:是肺脏病学的一个新的领域,它是着重将先进的支气管镜和胸膜腔镜技术应用到以气管、支气管狭窄至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胸腔积液等一系列胸部疾病的治疗”.在此文发表以后,很快引起了欧美等国的介入肺脏病学专家的广泛关注,之后欧洲呼吸病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和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共同组织了欧洲和北美等国的专家,起草了一份关于介入肺脏病学方面的纲领性文件<ERS/ATS Statement on interventaional pulmonology>,并发表在2002年Eur Respir J的第19卷上.文中将”介入肺脏病学”定义为:”是一门涉及呼吸病侵入性诊断和治疗操作的医学科学和艺术,掌握它除了需要接受标准的呼吸病学的专业训练之外,还必须接受更加专业的相关训练,并能作出更加专业的判断”.本文介绍, 一、介入肺病学(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的概念,二、介入肺脏病学的常用技术,三、介入肺脏病学在我国的现状与展望。

呼吸病学 介入肺病学 支气管镜 胸膜腔镜 侵入性诊断 介入治疗

李强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200433

国内会议

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20-22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