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血管病后遗构音障碍的诊治

构音障碍是指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或构造异常所致的言语障碍,其临床特征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声调及速率、节律异常和鼻音过重等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的异常,常伴有吞咽及咀嚼困难,但词义和语法正常,它包括发音器官构造异常所致的器质性构音障碍、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而无发音器官构造异常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及构音器官无形态异常和运动机能异常但却发生固定错误构音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其中运动性构音障碍最为多见,常见于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构音障碍在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为30%-40%,15%的患者长期存在该状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因此,脑血管病后遗构音障碍的诊治对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就此类构音障碍的诊断及治疗进行阐述.

脑血管病 构音障碍 发音器官

王红 陈卓铭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语言障碍中心,510630

国内会议

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

新疆克拉玛依

中文

334-338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