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原发性肝细胞癌p33ING1b表达水平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高发而且死亡率极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在HCC发生过程中,多种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发生质和量的改变,从而引起细胞癌变.有报道认为,相对于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失活在肝癌发生过程中起着更重要作用,对抑癌基因的研究在探索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病理机制方面有重大意义. p33ING1b是新发现的获选肿瘤抑制基因,生物学功能主要表现为负调控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及促进细胞凋亡等.目前,有关p33ING1b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而对于基因的表达则研究得较少.研究发现,p33ING1b在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表达降低或缺失,并且与淋巴结转移、远隔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提示p33ING1b与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3-5”.目前有关肝癌p33ING1b的表达研究不多,尤其是mRNA水平,还未见有相关报道.本文首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33ING1b基因mRNA在肝癌的表达,探讨p33ING1b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阐述肝癌发病的分子机制。

原发性肝细胞癌 p33ING1b表达 临床诊断 细胞凋亡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抑制基因检测

易火春 黄如欣 张忠英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市临床检验中心,361004

国内会议

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贵阳

中文

65-67

2006-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