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神经肌肉接头形成中的信号传导

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乙酸胆碱受体(AChR)自身致敏和破坏所致的以抗体为媒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抗AChR抗体.近年发现在血清阴性(无抗AChR抗体)的部分患者体内可检测出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muscle-specific kinase)抗体.研究显示MuSK在神经肌肉接头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就是突触后膜上AChR的成簇,这一过程主要是由神经末梢分泌的聚集蛋白agrin磷酸化其受体MuSK并进一步磷酸化其下游蛋白而介导的,最终引起AChR磷酸化并连接成簇.相反,与酪氨酸激酶相对抗、相平衡的酪氨酸磷酸酶所调控的去磷酸过程在突触后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却所知甚少.同样,在神经末梢接触突触后膜、分泌Agrin之前,突触后膜已自发形成的AChR簇(称之为hot spot)的产生机制又如何呢?本文通过培养小鼠成肌细胞C2C12,运用显微荧光、免疫沉淀、免疫印记、RNA阻断(RNAi)等技术研究酪氨酸磷酸酶在神经肌肉接头形成过程中的信号传导机制,揭示Shp-2是肌肉细胞中主要表达的酪氨酸磷酸酶,并在使MuSK活化、AChR成簇方面的调控回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症肌无力 酪氨酸磷酸酶 乙酸胆碱受体 抗AChR抗体 免疫印记 显微荧光

赵晓涛 张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国内会议

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贵阳

中文

62-65

2006-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