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有机污染物非单调剂量-生物效应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传统毒理学认为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效应是由其在生物体内的剂量决定的,污染物对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即安全剂量),响应值与污染物剂量线性相关.然而,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对这一传统毒理学基本理论提出了挑战.近期研究表明,一些有机污染物在低于安全剂量时仍能引起生物体的行为变化或其他的生物学效应,许多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化合物在相当宽的剂量范围内呈现出非单调的剂量响应关系,具有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对这部分化合物依据线性阈值模型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必然会导致极大的误差.如低剂量的己烯雌酚会促进小鼠前列腺增生,而在更高剂量时却导致前列腺重量下降;双酚A、甲氧氯、DDT等化合物的毒理实验结果也具有倒U型的剂量响应关系.在内分泌干扰物的毒理研究中这种非单调效应已成规律而非特例,如何处理非单调剂量响应下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有机污染物 定量构效关系 生物效应 非单调剂量

张爱茜 高常安 韩朔睽 王连生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国内会议

2006“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前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

北京

中文

84-85

2006-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