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期COPD患者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目的: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Diseases,PPC)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而造成PPC的最常见原因是术前病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通过分析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与PPC发生的关系及术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PPC的关系,旨在术前识别与评估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围手术期COPD患者的PPC发生率.方法:1.对54例围手术期COPD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32例)、手术时间及手术部位分别分组,对不同组间PPC的发生率进行X2检验.2.利用SPSS11.12统计软件,通过计算机对术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功能指标与PPC间的关系进行多元相关分析.3.利用SPSS11.12统计软件,通过计算机对术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功能指标与术后机械通气(MV)时间的关系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1.54例中30例发生PPC,发病率高达55.56%.(30/54)2.年龄>70岁组与年龄≤70岁组的PPC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BMI≥24组的PPC发生率显著高于BMI<24组,P<0.05;手术时间≥2 h组的PPC发生率显著高于<2h组,P<0.05;上腹部手术组PPC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下腹部组,P<0.05.3.术前PaO2和各肺功能指标与PPC的发生呈负相关趋势;而表示肺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与术后机械通气(MV)时间呈负相关趋势,其中通气储量百分比与MV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1.围手术期COPD患者PPC发生率高.2.超重者(BMI≥24)、手术时间≥2小时者,上腹部手术者,术后PPC发生率高;3.术前肺功能越差,PPC的发生率越高;术前肺通气功能越差,术后机械通气(MV)时间越长.可以用通气储量百分比来预测术后MV时间.
术后并发症 肺部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指标
郑昊 马晓春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110001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31-134
2006-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