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构造变形特征

额尔齐斯构造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阿尔泰古生代造山带内,西起哈巴河县,经布尔津、富蕴,东到青河县.呈北西西向延伸,北西西向长大于500 km,宽大于50 km,是北疆地区重要的大地构造界线,也是重要铜金铁多金属成矿带.对额尔齐斯构造带变形特点的认识比较多,曲国胜最早提出”挤压带”,而后被认为是大型韧性剪切带型,并把而该构造带西段(也称玛尔卡库里段)上的哈巴河等地的多拉那萨依和赛都金矿床及中东段的萨尔布拉克金矿床归为受大型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类型.但是,对额尔齐斯构造带的变形特征描述比较少,而且对其变形性质也存在争议.本文以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为例,通过野外详细的中小尺度构造、微构造观测和室内组构测试,将东段的额尔齐斯构造带分为南中北3个亚带,并认为3个亚带具有不同的构造变形性质,是形成于不同地球动力学条件下的构造变形形迹。

额尔齐斯 构造带 造山带 金矿床 构造变形 地球动力学

陈柏林 陈正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杭州

中文

420-422

2005-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