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地区太古宙末期的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冀东地区早前寒武纪岩系广泛出露,是我国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在深变质岩系划分出大量的变质变形了的岩浆片麻岩(张秋生等,1991;李勤等,1992,刘武旭等,1993).并对其中的部分深成片麻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如通过常规锆石U-Pb法确定迁安花岗片麻岩穹隆中闪长岩的形成时代为2499 Ma,花岗闪长岩为2494 Ma,羊崖山花岗岩时代为2728 Ma,脑峪门附近二长花岗岩的年龄为2495 Ma(Liu et al. 1990).羊崖山地区紫苏花岗岩的年龄为2517 Ma,水厂紫苏花岗岩的年龄为2526 Ma(伍家善等,1991),这些年代学资料多集中在迁安地区.在其它地区曾对一些深成片麻岩进行过Rb-Sr(Wang K Y 等,1985,1990)、Pb-Pb(刘武旭等,1992)同位素年龄测定,但其精度较低.冀东地区相当数量的深成片麻岩的形成时代还缺少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本文以该区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深成片麻岩为研究对象,重点确定他们的形成时代,进而讨论该区的地壳增生事件。
冀东地区 太古宙末期 岩浆事件 片麻岩 地壳增生事件
耿元生 刘福来 杨崇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55-257
2005-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