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40Ar/39Ar年代学研究
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广泛,并延伸到蒙古和俄罗斯境内,与该区大型、超大型有色、贵金属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但长期以来,对大兴安岭火山岩缺少可靠的高精度年代学数据,有关火山岩成因和大地构造背景更是众说纷纭,不同学者提出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裂谷作用、边缘陆块作用、地幔柱、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导致的走滑剪切作用、岩石圈拆沉-去根作用等观点.由此可见,对该区火山岩成因和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仍有较大分歧和疑义.火山岩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的薄弱,已严重影响了该区的找矿和矿产勘查工作.本文将报道笔者近年来有关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数据及40Ar/39Ar年代学研究成果,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大兴安岭北部 中生代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武广 朱群 李之彤 王希今 王宏博 李广远 庞庆帮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6;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2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27-130
2005-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