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水沙变化特性的研究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其水量和泥沙的变化,对长江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长江水沙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宜昌、汉口、大通三个水文站为研究站,利用三站近50年的日流量和日含沙量资料,分析了长江水沙变化特性,并以丹江口、葛洲坝及三峡关闸蓄水时间划分研究阶段,比较各研究阶段水沙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分析年、汛期、非汛期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现,输沙量和径流量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输沙量显著减少.该研究成果为评价人类活动对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长江 径流量 输沙量 丹江口 葛洲坝 三峡
邹振华 李琼芳 夏自强 马颖 郭瑾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南京,210098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900-903
2006-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