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天然产物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模型的适用期考察

本文选择15个密封烟叶样品和分装在3个样品瓶中的微晶纤维素样品,在三台不同型号的近红外仪上对样品分别进行了15~17个月的检测.将每个样品看作一个类别,以前3个月的样品光谱作为建模集,以后月份的光谱作为检验集,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马氏距离的判别分析模型进行样品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台近红外仪器的定性分析模型所建模型在考察期内对样品的预测准确率仍能达84﹪以上.此外,对建模集和检验集距类中心的马氏距离及对不同月份测得同一样品光谱图的方差的考察表明,同一仪器所测同一样本的光谱随测试时间的推移会有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样品光谱上有所体现.在本文考察期内,这种变化还不至于严重影响定性分析模型的准确率.本文的结果对于其他粉末类样品的近红外定性模型维护和适用期考察具有借鉴意义.

近红外光谱 模式识别 模型适用期

曾晓虹 郭佳 张立国 倪力军 束茹欣 张建平 杨凯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上海烟草集团技术中心,上海,200082

国内会议

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310-316

2006-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