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热处理温度对钛酸盐纳米管微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自从Kasuga等人报道TiO2/钛酸盐纳米管的制备以来,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TiO2/钛酸盐纳米管由于具有独特的微结构和潜在的光电化学应用前景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Kasuga等人的强碱溶液水热处理晶化TiO2的方法,可得到具有管径约为10 nm,比表面积约为400 m2/g的氧化钛纳米管.然而,实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所制备的纳米管在光催化降解丙酮的实验中几乎没有光催化活性.根据文献报道,这种方法所制备的纳米管其晶体结构实际上不是TiO2,而是一种钛酸盐或氢钛酸盐.鉴于这种纳米管具有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和独特的结构,可对此钛酸盐纳米管进行各种后处理(如水热处理,高温烧结等)而有望设计和制备出各种TiO2基光催化材料.而且,从实际应用方面考虑,研究这种纳米管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结构稳定性和微结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研究热处理温度对钛酸盐纳米管微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钛酸盐 纳米管 微结构 光催化活性 热处理温度 光电化学

余家国 余火根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2006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20-21

2006-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