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建立大豆品质定标模型的研究

本文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NITS)技术对2004、2005年内蒙、黑、吉、辽四省的572份大豆样品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进行分析.比较了偏最小二乘法(PLS)、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主成分回归法(PCR)3种数学统计方法以及不同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对建立的定标模型的结果影响.结果表明,以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经(2,2,2,2)数学处理得到的定标效果优于其他方法结果.此模型对大豆品质的预测明显优于人工神经网络方程的预测性能,具有很强的区域适应性,完全可以满足东北大豆质量普查的需要.

近红外透射光谱 大豆品质 定标模型

姚鑫淼 王乐凯 戴常军 顾晓红 高春霞

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150086

国内会议

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364-369

2006-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