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水汽匮乏是造成2006年川渝大旱的罪魁祸首
2006年夏天媒体关注最多的恐怕就是川渝百年大旱了,”四川盆地东部以及重庆”这个词不知出现了多少次. 本文介绍关于这场特大干旱的成因,气象部门是这样解释的: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势力范围和往年相比明显更加靠西,而且来了就不走,牢牢地控制着这两个地区,而它的西边则是来自大陆的大陆高压,这两个高压紧紧的挤在一起,北方的冷空气就很难钻进来.另外,往年可以带来暖湿气流的夏季风,今年在华南地区长时间滞留之后,又直接跳过了长江,跑到了黄淮地区,因此四川、重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夏季风带着水汽远走北方.冷空气和暖空气不相遇,形不成锋面,就产生不了降水.同时整个来看,今年的南海季风是偏弱的,并且这个偏南季风带的水汽是偏少的,这些就造成了一个是动力条件不足,一个是水汽条件不足,形成了四川和重庆非常极端的这种干旱事件。
川渝大旱 水汽 干旱成因 副热带高压 暖湿气流 南海季风
李秀斌
东北电网有限公司白山发电厂,吉林桦甸,1324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112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