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带血管腓骨干切取应用解剖的几点补充

目的:为临床带血管腓骨干切取补充解剖学基础. 方法:在24侧防腐固定的成年小腿标本上,将腓骨全长平均分为4段,解剖及观测腓骨肌肉的附着及部分肌肉的神经支配情况,观测腓骨营养血管的起始位置的特征. 结果:腓骨干上附着肌肉的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腓骨肌面、屈肌面、胫骨后肌面和伸肌面.腓骨短肌的肌支发出处距腓骨头尖9.9±2.7cm,于腓骨中2/4段和中3/4段的上半部分最贴近腓骨骨面,踇长伸肌的第一肌支起始位置距腓骨头尖10.7±1.87cm,于腓骨的中2/4段紧贴腓骨前缘,腓骨滋养动脉和第1~3弓状动脉集中于腓骨中2/4段. 结论:(1)带血管腓骨干有可能切取的”肌袖”主要为踇长屈肌和胫骨后肌,(2)腓骨肌面的中2/4段和中3/4段的上半部分为手术时容易损伤腓骨短肌肌支的部位,(3)腓骨中2/4段近腓骨前缘是踇长伸肌神经支最易损伤地部位,(4)近端截骨点位于腓骨上1/4段中点的切取可以最大程度地包含腓骨的营养血管.

腓骨 肌袖 解剖学 营养血管

朱跃良 徐永清 杨军 李军 汪新民 丁晶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

国内会议

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四届一次学术大会

昆明

中文

163-166

2005-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