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结构体系薄弱部位及其加固方法探讨
应县木塔已有近千年历史,是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杰出代表,现今木塔的主要损伤集中在两个方面:日益累积的竖向变形和部分明层的歪斜.本文通过木塔竖向传力体系薄弱部位的分析,认为沉降变形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下部水平构件承受了超负荷横纹压应力,从而导致普拍枋和横梁等被压坏且产生了过大压缩变形,这是应县木塔竖向传力结构体系的关键缺陷.通过木塔水平地震效应分析,结合水平传力体系结构构造和传力途径,发现明层是结构薄弱层,其梁柱节点的抗弯刚度和强度都明显不足.在强震作用下木塔将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和整体变形,与木塔整体残损现状相吻合.最后探讨了木塔薄弱部位和薄弱层的增强加固方法。
应县木塔 木结构体系 层间抗侧移能力 横纹承压 结构加固
王林安 樊承谋 潘景龙 沈世钊 王伟
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100029;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90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9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419-427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