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海北部陆架海域枪乌贼中的六六六和DDT

初步探讨用鱿鱼作指示生物,监测离岸海域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的污染.结果显示,南海北部陆架海域枪乌贼中BHC和DDT含量远低于国内外残留限量值,BHC含量为(0.0278~0.200)×10-9(湿重,下同),平均为0.101×10-9,在剑尖枪乌贼和中国枪乌贼中略高于杜氏枪乌贼中,稍显珠江口海域>粤西海域>粤东海域>台湾浅滩的区域分布;DDT含量为(0.193~4.74)×10-9,平均为0.941×10-9,在剑尖枪乌贼和杜氏枪乌贼中略高于中国枪乌贼,略呈珠江口>粤西≈粤东>台湾浅滩的分布.γ-BHC/ΣBHC比值为0﹪~69.8﹪,平均为18.6﹪,远低于其在商品BHC中的比值;DDE/ΣDDT比值为0﹪~67.7﹪,平均为28.4﹪,在个别近岸站的比值很低.推测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近年没有BHC类污染物输入,但局部可能有DDT类污染物输入。

南海海域 枪乌贼 六六六 滴滴涕 安全评价 种间差异 海洋监测

甘居利 贾晓平 林钦 李纯厚 蔡文贵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

国内会议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

银川

中文

20-24

2005-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