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依据探讨
自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形式在我国出现之后,很多学者及政府官员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有指导意义的成果.但通过对此类文献的检索及查阅发现,研究农业产业化内涵、意义、组织形式、实践,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居多,而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探讨的不多.在理论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反哺农业临界理论、生产主体和交换主体相统一的现代市场理论以及其他经济学依据等.他们大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解释和指导农业产业化,而从微观角度研究农业产业化的较少.本研究以”交易费用理论”和”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出发点,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机制、成长途径及其在市场上与产业内同类企业问的关系,试图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找出一个科学的、可借鉴的指导理论。
农业产业化 农业发展 再生产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 农业产业链
于冷 马成林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1101 吉林工业大学,长春,130000
国内会议
市场化·国际化: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首次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252-262
2000-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