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FIA-QCM监测纳米金原位生长及其在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相互作用体系中的应用

本研究探讨了纳米金颗粒在QCM表面的原位生长,以Q仁M传感谱和SAM监测纳米金颗粒的生长状况,并采用肝素与抗凝血酶III (AT III.)相互作用体系,考察了纳米金不同生长时期(粒径大小)对传感响应的影响。压电石英晶片上纳米金生长时间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原位生长的最初20分钟,频率急剧下降,表明金颗粒急剧增大:20分钟以后,颗粒增长幅度减小。纳米金颖粒生长前后的SAM图表明,采用原位生长的方式,可得到颗粒大且粒径较均一的纳米金颗粒。在不同粒径(不同生长时间)的纳米金颗粒表面固定肝素后,考察了与AT III相互作用的情况,并将纳米金生长时间与传感响应频降值做图0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的大小对传感相应有一定的影响,当金纳米颗粒较小时,原位增长有利于增加表面积,使配基固定数量增加,进而引起传感响应值提高;而金纳米颗粒增长到一定尺寸后,颗粒之间紧密接触而堆积成更大的粒子,表面积反而下降,加之配基固定的位阻效应,使得传感响应值不升反降。

纳米金 原位生长 肝素 抗凝血酶 相互作用体系 传感器 FIA-QCM监测

章群丹 罗佳 陈义 刘国诠 赵睿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生命分析化学实验室,北京,100080

国内会议

2006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

安徽黄山

中文

74-75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