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显应宫泥塑保护处理
福建长乐显应宫明代泥塑是1992年修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时被发现和发掘的,其中有较早期的妈祖塑像和以郑和为原型的”巡海大臣”塑像群,具有较高的文物和学术研究价值.这批无烧结的泥塑,其胎体夹杂的纤维类物质早已腐烂.出土十几年来,因自身和环境原因,泥塑胎体松软、局部变形和纹饰模糊等,易造成严重变形和坍塌的后果. 近几年来采用复合有机硅渗透加固等系列性保护试验,其技术路线:表面清污除尘--防治霉菌处理--胎体渗透加固--表面封护处理--基座防水处理.其关键是泥塑胎体渗透加固处理,其方法是采用硅酸乙酯聚合弹性体和长链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为主的复合有机硅用深层输液的办法,对泥塑胎体内部泥层进行通体渗透,材料与基体形成有适当键合的连续硅氧四面体结构胶结物并部分填充毛细孔,具有理想加固效果.从X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中,可见新增长硅化物.处理后的泥塑具有强度较高、憎水性较好的坚固胎骨,充分提高了泥塑在环境中的安定性,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
明代 泥塑 保护处理
李国清 甄广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西安
国内会议
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435-439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