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化铝全域形态分布及混凝效果的研究

按三类工业品聚氯化铝的生产条件制得铝浓度为2.50mol/L、盐基度为0﹪~92﹪的A、C、D系列样品27个,采用慢速滴碱法制得铝浓度为0.1506mol/L~0.336mol/L、盐基度为0﹪~92﹪的B系列聚氯化铝样品9个.采用Al-Ferron络合比色法、核磁共振27A1NMR法、烧杯试验法对4个系列样品的形态分布和混凝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B系列样品的Alb、Al13均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升高,Alb、Al13变化范围分别为0﹪~74.02﹪,0﹪~68.690﹪.3个工业系列样品的Alb则先是随着盐基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最大值后随着盐基度的升高而降低.A系列样品Al13值先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最大值5.503﹪后逐渐降低.C系列样品Al13值均为0﹪.D系列样品只有D6、D7、D8三个样品出现Al13的共振峰,变化范围为0﹪~2.62﹪.同一系列样品在相同加药量时,盐基度越高,混凝效果越好,混凝效果与Alb或Al13的含量没有明显的正相关.相同盐基度的不同系列样品在相同加药量时,混凝效果依次为D>C>A>B,故聚氯化铝工业生产的质量控制应以盐基度为主要指标.
聚氯化铝混凝剂 污水处理药剂 形态分布 盐基度 混凝效果 混凝性能
李润生 李凯 宁寻安 温琰茂
深圳市中润水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7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国内会议
2006新工艺、新设备在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回用水厂、垃圾处理场的应用研讨会
广州
中文
54-60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