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水牛育种工程模式

中国人民驯化,选育、饲养和使用水牛的历史悠久,约有7,000多年,培育成优良的沼泽型水牛,它在中国南方水稻产区生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社会的发展.中国水牛业资源丰富,水牛2,280.8万头,居世界水牛头数第三位.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水牛育种工程已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在实际生产中也必需将役用水牛转向乳用或乳肉兼用水牛的方向发展.根据中国现阶段水牛业的现况和基础,可望育成”中国摩拉乳用水牛”,”中国尼拉乳用水牛”,”中国乳肉兼用水牛”,”中国沼泽型乳用水牛”和”云南河流型槟榔水牛”等5个水牛新品种(新群体).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繁殖牛群,扩大群体规模,因此,必须加强水牛培育和繁育体系建设,以保持遗传稳定性,从而开发水牛资源和促进水牛业的发展.

中国水牛 培育品种 繁育体系 育种工程

章纯熙

广西农科院水牛研究所,广西水牛研究所,南宁,530001,2006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乳业科技大会

北京

中文

314-323

2006-07-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