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儿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小儿唇腭裂手术合适的麻醉方法.  研究方法:500例小儿唇腭裂手术患儿.年龄4.5个月~14岁,体重5.0~40.0kg,其中唇裂修复术180例,腭裂修复术225例,唇腭裂复合修复术95例(大于6岁以上).静脉快速诱导后经口气管插入异型管(U),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手术完毕后提前15分钟停用静脉及吸入麻醉药,待患儿清醒,自主呼吸、吞咽、咳嗽反射恢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5﹪以上,拔除气管导管、观察3~5分钟后送回病房.全组术中均常规监测无创血压(NIBP),心电图(ECG),SpO2,体温(T),PErCO2.  研究结果:全组500例术中麻醉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SpO2、PETCO2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均未出现呛咳,分泌物增多和喉痉挛等现象.术中均无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增高和气道压增高现象,术后均无喉水肿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研究结论:术前正确应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整个围手术期监护与治疗,提高术中麻醉管理水平,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入异型管(U)是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好方法.

唇腭裂修复术 静吸复合麻醉 分泌物 喉痉挛

李文革 杨艳华 勾小伟

内蒙古赤峰市沈阳军区赤峰医院麻醉科,024000

国内会议

全国第八次临床麻醉知识更新学术研讨会

广东珠海

中文

109-111

2005-07-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