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变异和表达新概念
根据发育生物学,有性杂交F1杂合子,细胞核来自雌、雄配子细胞核结合,细胞质来自雌配子.分子生物学,细胞核存在遗传物质,细胞质也存在遗传物质.高粱和玉米为材料,特设杂交(108个组合)试验,区分细胞核和细胞质不同遗传意义.结果:细胞质相同,细胞核不同,F1表达不同;细胞质不同,细胞核不同,F1表达不同;细胞质相同,细胞核相同,F1表达相同;细胞质不同,细胞核相同,F1表达不同.通过数理统分析,抽象出两个新概念.”遗传性状决定于细胞核基因,表达依细胞质遗传变异显性力从0到1而转移.”此继承了经典遗传学遗传性状决定于基因概念,扬弃了表达决定于基因显、隐性概念,代之以细胞质遗传变异显性力概念.”物种存在潜伏变异性,在杂交过程中,由于细胞核遗传异质,产生活跃的激发变异.”此在遗传性状决定于细胞核基因基础上,引申提出激发变异概念.F1数量性状遗传新理论:杂合子细胞核来自雌、雄配子细胞核结合,细胞质一般来自母本;遗传性状决定于细胞核基因,由于细胞核遗传异质,产生和差变异和激发变异;遗传变异表达程度依细胞质遗传变异显性力从0到1而转移.推导出数学模型:设母本性状为y,父本性状为x,产生和差变异(x-y).设激发变异为L,遗传变异为”(x-y)+L”.设遗传变异显性力为(tana),因使用同一品种为母本,和母本性状比较,可写出:F1=y+(tan)”(x-y+L”.是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变形,具有一元线性方程y=a+bx的通性,根据求解一元线性方程的原理,先求b,即F1方程式参数(tana)值,并通过各数据相互关系,而求得另一个参数L值,即为可解.它又具有变形后的特性:内涵丰富,引入了两个新概念,分别为两个常数值,其积(tana)L亦为常数值,是方程F1-y=(tana)L+(tana)(x-y)的截矩;包容广泛,可解释数量遗传各种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非遗传变异的影响.F1方程式概涵以等亲现象为中心的超亲现象、弱亲现象、超父弱母现象和超母弱父现象;以均亲现象为中心的超均亲现象、弱均亲现象、偏母现象和偏父现象.这些现象落在F1方程式AB回归线的某一点或某一线段上,是遗传和变异因素相互关系必然结果,可归纳为等亲律、超亲律、弱亲律、居亲律、均亲律、超均亲律、弱均亲律和偏亲律,都具有各自的数学摸型.本研究自成思想体系,就本分支学科而言,可阐明和应用于:(1)用同一理论解释质量性状遗传和数量性状遗传现象:数量性状遗传具有遗传普遍性意叉,质性状遗传是寓于普遍性的特殊.数量性状遗传细胞质遗传变异显性力为0至1,质量性状遗传细胞质遗传变异显性力为0或1.(2)阐明F1数量性状遗传正交和反交表达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质不同,所以表达为不同.质量性状遗传和某些数量性状正交和反交相同,是由于遗传和变异因素相互关系的偶合,又具有各自的数学模型.(3)F1方程式可应用于对未知后代预测:综合不同条件下的试验资料,预测同一条件和不同条件的未知后代.(4)对杂种优势利用有新的理论解释:杂种由于细胞核遗传异质,而产生激发变异,其能表达到什么程度,又受影响于细胞质遗传变异显性力.可用超亲律和超均亲律来选定优良杂交组合,可用该新概念和理论指导三系配套,提出了三系配套的四种基本类型.
显性力 激发变异 F1方程式 遗传变异 遗传表达
蓝天柱 蓝岚
蓝天柱工作室,广东省惠州市,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秘书科,516003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7
2005-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