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与救治结局分析

目的 进一步提高高龄严重胸部创伤的救治水平.  方法 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995年6月~2005年5月救治的99例高龄严重胸部创伤(年龄≥70岁,AIS≥3)(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年龄<70岁,AIS≥3)171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 (1)致伤机制:均以钝性伤为主,但高龄组(81.8%)显著高于非高龄组(69.8%)(P=0.011);伤因依次为车祸伤、跌倒伤和坠落伤,高龄组跌倒伤构成比(19.2%)明显高于非高龄组(3.2%)(P<0.001).(2)两组ISS、RTS及GCS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57,P=0.947,P=0.121).(3)并发症发生率:高龄组(32.3%)显著高于非高龄组(9.9%)(P<0.001).(4)病死率:高龄组(18.2%)显著高于非高龄组(6.6%)(P<0.001);有并发症病死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高龄组56.0%vs.5.4%,非高龄组26.7%vs.3.6%)(P<0.001);其中有并发症患者病死率:高龄组(56.0%)较非高龄组(26.7%)显著增高(P=0.002);而无并发症患者病死率:高龄组与非高龄组间差别(5.4%vs.3.6%)无统计学意义(P=0.426).  结论 年龄和并发症是影响高龄患者创伤后救治结局相对独立的因素;加强对高龄老人创伤后危险性的认识,强调并发症的处理与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是提高高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高龄胸部创伤 严重创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流行病学 外科救治 并发症处理 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孔令文 都定元 张为民 谭远康 苏泓洁 马丁 赵兴吉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胸心外科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重庆,400014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224-226

2006-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