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量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滴定误差
壳聚糖是天然直链高分子聚合物,可从虾、蟹壳中制得、脱乙酰度是其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它对壳聚糖的理化性质有着重要影响.现有的测定脱乙酰度方法不少,其中尤以碱量法,以其操作简便、试剂易得而普遍被生产厂家所广泛采用.其方法依据,通常解释为壳聚糖中胺基(-NH2)在酸中质子化(-N+H3),过量的酸利用碱返滴定,根据所消耗的酸量,计算壳聚糖中胺基的含量,从而推算出脱乙酰度.所选指示剂,多依据强碱-强酸型滴定反应、在本实验工作中发现,该法使用NaOH-HCl滴定反应,其等当点并非在pH=70处,突跃范围也不包括pH=7.0处.这就意味着,指示剂选择或终点控制失当,必然导致较大滴定误差.本文报告了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壳聚糖样品在多种条件下其等当点(滴定终点)的变化情况及规律,从中获得新的认识与启迪.
碱量法 壳聚糖脱乙酰度 滴定误差 药物学 壳聚糖
张燕霞 李启瑞
新高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国内会议
浙江宁波
中文
156-159
200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