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抗虫棉品种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本文以97014、BR-S-10和sGK321等14份不同类型的抗虫棉花品种(系)为基础,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些棉花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21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1个引物能在14份抗虫棉品种(系)间扩增出稳定性较好的多态性片段,筛选的21个引物在该品种(系)群体中共扩增了137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57个,占总标记数的42.2%,平均每条引物扩增6.52条带.利用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计算了14份抗虫棉品种(系)的RAPD数据的距离矩阵,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发现14个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在0.0351~1.056之间,其中JX011与33B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351,与农杂417的遗传距离也较小,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97014与sGK321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1.0561.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这可能与97014为无蜜腺形态抗虫棉而sGK321为转基因抗虫棉有关.聚类分析表明,14个棉花品种可分为2大类4亚类,其中,第Ⅰ大类是以转基因的抗虫棉为主,第Ⅱ大类包括三个品种(系),分别是中棉所的ISA4ne、BR-S-10和湖南农大的97014,这3个品种都为无蜜腺的形态抗虫棉品种,故较早的聚为一类.本研究表明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棉花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是可靠的,通过本研究所获得的14个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相似系数能够为这些品种间亲本的选配及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提供帮助,揭示了抗虫棉花品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大多数品种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抗虫棉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朱四元 陈金湘 刘海荷 刘爱玉 李瑞莲 周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长沙,410128
国内会议
河北保定
中文
104-108
2006-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