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稻米粒长和粒宽性状的发育遗传研究
采用禾本科作物种子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籼稻稻米4个发育时期糙米长和糙米宽性状的两年资料.结果表明,三倍体胚乳、细胞质以及二倍体母体植株基因可以明显影响不同发育时期的糙米长和糙米宽,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在整个稻米灌浆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由于糙米长和糙米宽的胚乳和母体加性效应较大,早代选择可以取得明显的改良效果.条件方差分量分析结果表明,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中控制糙米长和糙米宽的基因在稻米多数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达,且以灌浆早期为主.一些基因存在着发育时期间断表达的现象,这在细胞质效应的表现上尤为明显.胚乳加性和显性相关、细胞质相关以及母体加性和显性相关均可影响稻米不同发育时期之间粒形性状的表现.
籼稻 稻米粒形 发育遗传 禾本科作物 粒形性状
石春海 吴建国 蒋淑丽
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杭州,310029
国内会议
浙江杭州
中文
96-99
2003-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