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CB)与肺气肿大鼠肺腺泡内肌型动脉(MA)内皮细胞(ECs)损伤特点及红霉素(EM)的干预作用. 方法:1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A组),CB与肺气肿组(B组),EM治疗组(C组).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烟熏方法制作CB与肺气肿模型.8周后在电镜下观察肺腺泡内MA的EC结构变化,光镜下观察肺腺泡内MA重塑改变. 结果:(1)肺腺泡内MA的EC结构变化:与A组比较,B组肺腺泡内MA的EC变性肿大甚至坏死,胞浆内大量空泡,线粒体肿胀、数目减少.核突起、核异质增多.C组以上改变明显改善.(2)腺泡内MA图像分析:以内膜面积/血管总面积(%)描述,A组为21±4,B组为37±3,C组为30±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CB与肺气肿大鼠存在肺血管EC损伤;肺血管EC损伤是CB与肺气肿大鼠肺血管重塑的重要病理基础;EM对CB与肺气肿大鼠肺血管EC损伤及肺血管重塑有一定保护作用.

支气管炎 肺气肿 内皮细胞 红霉素

郭韶梅 钟小宁

江西省人民医院老年呼吸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南宁,530021

国内会议

亚太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讨会暨中国西部呼吸与危重医学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123-130

2006-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