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纳米粉的微结构研究
纳米微粒的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占有率高,表面能高,存在大量的表面缺陷和许多悬挂键,具有高度的不饱和性质及很高的化学反应活性.自身表现出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等特点,从而具有许多不同与传统材料的物理、化学奇异特性.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试是各种超细固体粉末材料所要求表征的重要性能指标,对于实验室阶段的粉体制备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吸附、传感、催化、冶金和生物医学载体等方面有关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制了镍纳米粉末,利用X型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粒度进行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样品的形貌和粒径;利用孔吸附仪测定样品的N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依据BJH理论模型计算样品的孔体积、孔表面积、孔径及及其分布等性能参数,用BET理论模型计算出单层吸附量,由BET吸附公式计算出纳米粉末比表面积.实验结果表明:阳极弧等离子体制得的镍纳米粉末的晶体结构与相应的块体材料基本相同,为fcc结构的晶态,平均粒径为47nm,粒径范围分布在20-70 nm,呈规则的球形链状分布;样品的比表面积为14.23 m2/g,孔表面积为17.34m2/g,孔体积为0.09 cm3/g,平均孔径18.7nm。
镍纳米粉 晶体结构 粒度形貌 氮吸附 比表面积 孔结构 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
魏智强 夏天东 闫鹏勋
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兰州,730050;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497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